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胡天立
平台截图
近日,某二手平台的一则回应声明冲上热搜,内容为:“我们注意到,有部分学生网友因为不想上学,近期多以双11特价、满300-50等优惠为卖点,将自己所在的学校挂上平台,甚至还出现了有买家拍下付款并准备上门自提的情况。”
学生们给“学校挂链接”的“寄售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表示:“挂个学校,自提,因为想去新疆旅游”;有的则表示“单卖学校的一食堂,环境还行,味道太差”;还有的表示“卖一个我的学校,每天6点起床跑操……“
事件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打趣道:曾经的“逃学威龙”又玩出了新花样;有网友则认为“把自己的母校挂上二手平台”这件事情本身就欠妥当;还有的人觉得购物平台居然可以允许个人“寄售学校”,令人“难以置信”。
学校被学生挂上链接放在二手平台寄售,当然不妥。虽说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脑洞大开等既是当下年轻人的特有标签,也是青春朝气的一种体现,但是也应该明白青春只是“不设限”,但不能“无极限”。对自己的学校,适当的情感表达、合理的言辞吐槽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要拿捏尺度,控制力度,把握方向。
学生“一言不合卖学校”,看似想法“天马行空”,实际多少会寒了校方、老师们的心。成风化人,潜心学习的殿堂被挂上二手平台,并打上“购物节”“优惠”“特价”等商业化的标签。不仅模糊了校园和社会的天然边界,还会让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难道现在学校也开始通过联动商业平台、迎合购物节去做宣传了吗?出了校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成就自身,但是站在商业角度公然“商品化”传授不同学科知识的学校,多少是有点“本末倒置”与“情感亵渎”了。
这件事情上,平台方也有需要优化与完善的地方。应当反思,一个C2C(个人对个人)的平台,为什么可以允许普通学生把自己的母校“挂上链接进行寄售”?售卖主体及售卖商品的描述如此夸张且不对等,为什么依然可以发布寄售信息,如此的商品信息是否有销售“虚假商品”的风险?此次事件中,平台方用一句“希望消费者们能擦亮眼睛,注意甄别”做出了解释。但需要明确的是,除了消费者,平台的算法、技术也同样需要对商品进行更好的“甄别”,别再让一些“匪夷所思”的商品堂而皇之地“挂上链接”。
沸沸扬扬之余,也要看到潜在的问题与实质。在“双11学校被打包上链接”事件被社会各界热议的背后,其实也有着莘莘学子们对自己学校的声声诉求与企盼。抛开“挂链接”的方式,我们也应当去思考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可以更加合理、作息安排是否可以更加人性化、假期安排、作业设施是否可以一张一弛……更好的学校成就更优秀的学生才是更多人喜闻乐见的双向奔赴。
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不是说卖就卖的,学校和学生的羁绊,更不会说断就断。对大部分人而言,母校更是“只能我吐槽,但决不允许别人诋毁”的存在。愿更好的学校和更优秀的学生相互成就,相辅相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