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7月24日,北京的暴雨预警让人们经历了一波“等雨来”。
昌平区应急局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赶赴沙河镇于辛庄开展应急排涝作业。图源:北京发布
一大早,北京市气象局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示可能存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风险,呼吁市民弹性工作、错峰上下班。
结果这雨不光迟到好几个小时,草草下了一段时间就停了。有网友纳闷:提早那么久预警、短信提示、消息弹窗是不是搞得过于紧张了?气象预警真有那么重要吗?
其实,看看数据就知道:2021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关于灾害的统计报告显示,过去50年间,有1.1万多起灾害与天气、气候和水相关,几乎每天一起;死亡人数200万人,相当于每天死亡115人;灾害数量更是增加了5倍,经济损失直线上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孙颖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影响到气候系统多个圈层,极端高温和暴雨事件发生更频繁、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每10年0.24℃,极端高温事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大部分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呈干旱趋势。未来,中国年平均气温还将继续上升。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
这种背景下,气象部门的“瞭望塔”“烽火台”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目前,中国主要有14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等级、发展态势、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个等级。
气象工作者要通过空、天、地、海四基观测设备,对风(风力、风向)、温度(气温、地温、海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雨(雪)量、雷电、云等诸多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从高度可以抵达3万多千米以上的卫星到精度达“微米级”的能见度仪,从360度旋转的雷达到称重精确到0.1克的雨量计,各类仪器如同给大气做CT,捕捉大气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收集到的各类气象观测数据,不仅要传输到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平台,还要“喂”给超级计算机。经过计算,就能得出某种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数值。之后,预报员还要进一步分析判断,将预报数值与预先通过研究设定好的预警级别标准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合乎条件,就会启动发布相应类型与级别的气象预警信息。
可别小看短短数十字的预警信息,每一条都要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出,该系统接入了水利、安监、农业、林业、旅游、公安、民政等30余个行业或部门的200余类预警信息,预警公众覆盖率达92.7%,预警发布时效达3至8分钟,能在1分钟内靶向发送给受影响区域的应急责任人。
收到预警信息后,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得迅速行动。比如公安交警部门要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地铁要预防和处理积水;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等媒介,也要及时向公众广泛传播预警信息。
2023年,中国气象局“叫应”各级党委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30万人次,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因气象灾害损失约5600亿元。
(图源:央视新闻)
所谓“叫应”,就是水利、气象等部门发布高等级预警时,要第一时间电话报告本级防汛负责人,同时及时提醒预警覆盖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责任人。
是不是发了预警但结果没预想那么严重,就意味着“预警过度”了呢?
非也。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面对气象预警,就应该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信息发布首席工程师曹之玉建议,当看到最低一级的预警信号时,大家就应注意出行安排,谨慎考虑远行、郊游或去地势低洼地区,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某次大风、暴雨是否无碍。发布预警,意味着气象工作者认为发生气象灾害的可能性很大,这是无数次总结教训后做出的决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曹之玉说。
文/云中歌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官网、中国应急信息网、新华社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