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这份防骗提示,老年朋友一定要收好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增强防骗技能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为您揭示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普遍诈骗手段,并教授您如何辨别真伪,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常见骗局要当心
这类诈骗主要以投资养老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一般来说,不法分子会通过发传单、赠送礼品、开展免费健康讲座等形式吸引老年人,拉近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然后灌输养老项目投资的相关概念。之后,不法分子会对所谓的公司进行包装,通过宣称高回报率、前期返利、组织参观体验等形式,诱导老年人进行投资。有时,不法分子还会鼓动已经投资的老年人“发展下线”,拉身边的亲友参与投资项目。
遇到上述情况,您要警惕这可能是一个陷阱。这种骗局往往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图片来源:健康报
老年人要注意辨别投资项目是否正规。在进行投资之前,注意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看投资项目的合法性,看该企业是否有相关资质和执照,项目是否经过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二要看宣传内容,是否含有“高收益,无风险,稳赚不赔”等虚假内容;三要看经营模式,看是否有实体项目、项目的真实性、资金的去向、获益方式等;四要看参与集资的主体是否都是老年人。
老年人在投资之前要多和家人商量,最好向专业人士咨询。
目前,许多正规医院会在基层提供义诊服务,为公众进行健康检查。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义诊”进行诈骗,他们首先以“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手段吸引老年人,然后夸大老年人的病情引起恐慌,接着推荐昂贵的“保健品”或“药品”。当老年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感到不安时,不法分子会趁机提出“多买多送”的优惠,让老年人花大价钱购买产品。
图片来源:健康报
新型诈骗手段要了解
不法分子假冒“有门路”,声称交纳一定费用后,可为即将退休的年长者操办提前退休手续,或提升退休金等福利。一些因健康或家庭状况需要提前退休的长者,往往容易受到这些犯罪分子的诱惑。
一些不法之徒正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心设计出逼真的诈骗场景来欺骗老年人。例如,他们利用语音合成技术,让老年人听到貌似亲友的声音;通过图像合成技术,则制造出真假难辨的图像。鉴于老年人对新兴技术通常不够了解,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的目标。
图片来源:健康报
老年朋友一旦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不要随便给陌生人转账。
如果收到“亲友”的音频或视频要求转账,请您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进行核实,以免被骗。
老年朋友请牢记六点
1.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轻信任何高额回报的承诺和所谓的“企业实力”宣传。即使他们声称能提供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地址等个人详细信息,您仍需保持警惕。
2.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在不熟悉或非正规的机构、网站中填写个人信息,切勿轻易泄露您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资料。
3.不要贪图便宜: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必须牢记。对于那些承诺返利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或者推销所谓的高端项目的宣传,我们应保持高度警觉,切勿被“保本高息”或“保证收益”等承诺所误导。
4.不要轻易转账:在处理较大金额的金钱事务之前,应当先与家人沟通,仔细确认和核实相关信息。
5.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老年朋友如果感觉身体有任何不适,应当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特效药”或“神药”等非正规医疗宣传。
6.勤学习、多防范:老年人应关注新闻,增强防骗意识。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留意手机接收的预警电话和短信。同时,家人应增加与老人的情感互动,常向他们传授防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