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的自媒体文章引爆舆论场。但此后的官方回应与媒体调查显示,文中所描述的女孩“毕业于211名校”“多次考公笔试第一,皆因面试环节落榜”等内容均与事实不符。目前,涉事公众号已将此文删除。
独居女孩猝然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哪个家庭来说都是难以言喻之痛。但目前看来,虽然发文公众号几次声明所写的为“真实事件”,但事实情节恐怕有太多的“创作”和“脑补”。而文中那些最终证伪的描述,恰恰是最戳人心、最能挑动公众情绪的部分。某种程度上,正是如此密集的“情绪爆点”,由此而来的种种讨论和揣测,才让这一意外个案引发全网关注。这番操作,更像是一个熟练的“流量猎手”,吃的是“人血馒头”。
观诸当下,不知有多少自媒体账号以“真实”为名记录和点评个体人生。但这些所谓“非虚构写作”,又有太多的情绪水分,既不缺鸡血更不乏狗血,既疯狂煽情更专攻悲情。对准舆论热点、社会痛点,臆想勾连、生拉硬扯,渲染矛盾、营造对立,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跟“真实”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带起节奏,成了爆款,搅得舆论场戾气丛生。
人人都有麦克风,但需要对所言所写负责。眼下,大量自媒体早已走过了私人抒怀、小打小闹、兴趣使然的初始阶段,步入了争夺公共话语权、公司化运作、利益驱动的产业赛道。一些大号,虽还头顶“自媒体”之名,但在性质上、影响力上,与机构媒体并无差异。从这个层面看,自媒体也是媒体,发声必须要讲公序良俗,要守法律法规,不能为了流量放开胆量,为了“10万+”狂欢,什么都敢编。
流量没有原罪,但当它与利益机制绑定,追逐流量的手段就容易变成不择手段。这方面,除了依靠行业自律,尤须强化监管,让以秀下限破底线获利者彻底凉凉。去年出台的“自媒体13条”就规定,“自媒体”因违规行为增加的粉丝数量,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核实并予以清除——只有一一斩断“利益链条”,让无风起浪、乃至将悲剧搞成流量闹剧的行为无利可图、无粉可涨,这些人才能“利尽而散”。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何若
编辑 晁星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