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的儿子读完爸爸写的书,对爸爸说:“谢谢你,爸爸,我们生来都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就是我们不能看到少女时代的母亲,但是我在你的书中看到了少女时代的妈妈”。《老俞对谈录》
本篇主要讨论数字化写作由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些独特好处。上一篇说了,数字化写作是写作的一种方式,对于写作没有决定性。就像我对汽车没有兴趣,无论你是电动汽车,还是燃油车,我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爱上汽车。同样,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写作没有兴趣,也不会因为写作的类型是数字化的而爱上写作。
写作一般意义的好处
写作是一种一对多的交流,是一种高效的社交活动。
一次写作,多次复用,当别人咨询我一个问题,我之前写过文章,我会直接把文章发给他,回答的更详细,能给别人更好的帮助。
写作作为一种思考工具,获得可积累的成长
为成长留下脚印,痕迹
写作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场景,你自己是演讲者,用写作的方式面向自己演讲,然后换一个时间和场景,你自己这场演讲的听众,你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去审视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不应该低估写作的好处。在口头表达时,我们很容易掩饰毫无根据的主张,还可以用自信的手势来跳过论证的漏洞,或者不顾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的意思,随口说一句“你知道我的意思”。但写在纸上的时候,这些手法过于明显,像“那就是我所说的!”这样的叙述很容易被查证。“写下来”最重要的好处是,当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理解达不到自己以为能达到的程度时,它能帮助我们正视自己的观点。《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也就是说写作给了我们一个异步的跨越时空审视,旁观自己的机会。
写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够给你享受,你必须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任何人说的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周国平:要学游泳,只能在游泳过程中学会游泳;要爱上读书,只能在读书的过程中爱上读书。我觉得说多少道理都是没用的,如果还没养成这个爱好和习惯,那就要去尝试。如果在你读一批书时,遇到了喜欢的书,特别对你胃口,才能真正把你对书的爱好给激发出来,这其中会有一个过程,但是你首先要去读。《老俞对谈录》
对于读书如此,对于写作也是如此,你必须躬身入局。
把写作作为一种思考工具
理查德·费曼的办公室曾经有一位访客,他是一位历史学家,想采访费曼。他说当他看到费曼的笔记本时,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费曼思维过程的精彩记录”。
“不,不!”费曼反驳道,“这些不是我思维过程的记录,它们就是我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我的思维活动都是在纸上进行的。” “好吧,”历史学家说:“工作是在你的脑子里完成的,但它的记录还是在纸上。” “不,这不是记录,这就是工作过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这就是那些纸。”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思维体操,把大脑里各种碎片化的思维链接组合,成为一个有序的输出。我在入行区块链行业的几年中践行过这种方式,通过公开写作,我从一个小白快速成长为一个可以进行还不错的知识输出的从业人员。
数字化写作的好处
这里关于写作能帮你挣多少钱的故事,我不想讲,虽然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故事,也曾经被这样的故事吸引过,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利诱并不真诚,非朋友之道。我写这个系列的缘起是因为和朋友的交流,我面向朋友写什么,这里就写什么,我对写作的认知谈不上深入,我只说我理解过的,做到过的,体验过的。
数字化写作是所有写作类型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写作本身的特性,也因为技术进步具备了一些新的优点,也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写作的门槛更低
年龄门槛更低
我参加写作社群【007行动】(原名007不出局),开始每7天写一篇文章,在班级里碰到的最小的同学楷然只有7岁,在同班同学妈妈的带领下,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他会受到很多班级同学的鼓励,同学里有的年纪都可以当他奶奶了。在这一次作业的过程中,他除了多了一些人读他的文章之外,也多了一些反馈。
过去我们在学校里,老师安排写作文,这是任务,往往作文只有老师一个人,但是写作兴趣社群里,楷然可以收获很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的反馈点评,这种多维度的阅读理解视角,是难得的。
更少的最低写作字数
我在简书坚持日更的1000多天时间里,少的时候一天只写100字,用语音输入法,基本上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
当你打开手机或者电脑上的编辑器的时候,和你面前放着一张A4纸,产生的心理暗示是不一样的。使用数字化写作,你可以从更少的字数开始,心理压力会更小。
如果我作为写作教练,我会参考健身教练张展辉教跑步的做法,一开始限制你写作的字数,不允许超过这个字数,到达这个字数就停止。
数字化写作输入速度更快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使用纸笔写作,有一个问题就是书写的速度跟不上思考的速度,而在数字化写作的过程中你即便使用键盘打字,也是可以很好的匹配思考的速度的。
如果你使用语音输入法,那么输入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400字。
数字化写作不用担心自己写字不好看
使用纸笔写作的时候,书法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过去写作文,其中的分数也有卷面分,也就是书法分。也就是说,过去你即便文章本身写的非常好,但是字写的不好看,也会影响得分。一个人即便文章写的比较一般,但是字迹写的很不错,也会多得一些分。
这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把两种评价混合在一起,有一定的弊端。
我的字写的很不好看,难看到自己都嫌弃,所以我使用纸笔写作的时候,写字速度跟不上脑子思考的速度,我的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写的字不好看,自己就会对作品产生不自觉的鄙视态度,在面对一篇写在纸面上的文章的时候,我很难忽略书法水平,去欣赏其中的文章思想,就跟你很难不看一个人的穿着去欣赏他的灵魂一样。
数字化写作解救了我,我不用再考虑书法水平的问题,不用再担心写字速度跟不上思考速度的问题。我只用把全部的注意集中在文章本身,其他的都不必再消耗我的注意力。
数字化写作便于后期处理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使用Markdown来写作,通过Markdown标识符,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后期的各种排版处理。有了正则表达式等工具,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文章的修改。
现在有了AI等工具的快速发展,也可以高效的进行文章的摘要。这些我会在后续的工具教程中陆续分享出来。
数字化写作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
现在你已经很少看到有人到哪都带着纸和笔的了,也很少看到有人丢手机的了,因为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器官。
有很多人诟病现在人的时间太碎片化了,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你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系统的内容,但是不要长期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消费碎片化的内容。
后面我会分享自下而上的写作系统,以及笔记系统和写作系统的耦合。在坐地铁,公交车时我会有很多从脑子里冒出来的念头,如果我不记录下来,不用到第二天,等我下了车,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些有价值的思考的痕迹,有必要快速的用工具沉淀下来,这样可以把大脑腾出来做其他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我会使用flomo来作为我的闪念笔记记录工具。
然后这些碎片化的,有一定含金量的思考碎片,我会在日后作为写作素材重新加工成文,作为下一次思考的起点和素材而不是从零开始。
要进入写作的状态,不容易,人可能会一直这样拖延下去。这是“伪辗转”:不愿意去面对艰巨的困难。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心理—认识的问题。转换思维很不容易,但每次提笔写作,都需要转换思维。等习惯了写作,严于律己,就不需要转换思维了。这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很难办到。
要炼钢,高炉必须加热数周才能达到温度。作者进入写作的情绪,就像给高炉加热。没人喜欢进入那种状态,但一旦进入了,就不会想其他事情。如果有人打断了你的思路,你可能还会冲他发火。真正的辗转是因为矛盾和冲突存在,你无法写,但也无法关注写作之外的事情。《安·兰德的非虚构写作课》
一种解决办法是,放弃大段大段的写作,尝试一下碎片化的写作,想到一句就写一句。
把这种自下而上的写作和自上而下的写作,搭配起来使用,不强迫自己每天必须情绪饱满的来写作,谁也做不到。
碎片化的注意力,过去无法被收集利用,现在技术进步让我们得以在一秒钟内进入闪念的记录页面。
当众多的闪念被收集起来之后,我们自己也会惊讶,我原来产生过这么多美妙的想法。把这些卡片笔记重新组合在一起,美妙的事物发生了,未曾体验不知其神奇。
人们很难对一直在失去的东西有失去感,这就是过去我们对碎片化的注意力被浪费无感的原因。
类似的,假如家里有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你不去找个盆接着,顺着下水道流走,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你也不会有任何感觉,在水表缴费单上也很难体现出来。甚至被人作为偷水的一个 Bug,卫生间里放一个盆,把水龙头拧到每秒钟滴一滴水的模式,水表不会走,但是一夜之后,获得了一盆免费的水。
我们的注意力也是如此,有很多悄悄流失的碎片化的注意力,现在我们要用一个盆把这些过去悄无声息的注意力偷回来。
数字化写作更容易和笔记系统耦合
当我get到卡片笔记写作法精髓,并且在我的flomo笔记里有了5000条以上的笔记时,我对写什么的担心,完全消失了,这些笔记对我来说就是草稿系统,我有大量的可以写的内容,甚至我把这些草稿不加编辑,按不同的顺序组合一下就是新的文章了。
笔记系统和写作系统的耦合,改变了我面对写作的心理。
其实类似的方法论,在数字化工具普及之前,也早已被一些高产的学者使用了,比如李敖的书房里,有很多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草稿,各种各样的卡片,他会经常在各个不同的草稿之间迁移,一个主题做累了,就换另外一个主题。现在有了数字化的写作工具之后,我们可以不挪屁股,在一个电脑的不同文件夹和应用程序之间完成这种切换。
写作要靠灵感?难道妓女接客靠性欲么?-李敖
数字化写作距离读者更近
余华年轻时候写稿,贴邮票寄信,等待杂志社退稿回信反馈,中间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待。
数字化写作,相当于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无需许可的出版社,从写作到出版,没有中间人,没有时差,写完立刻可以出版。在内容和读者之间的时差更小,距离更近,方便接收读者反馈,面向读者写作,数字化写作具有天然的优势。
我不太喜欢流量思维,这是一个指标,不要被它限制了,但是这里我要举个例子,九边等博主在公众号的文章发布出来之后,一天以内就会有10万+的阅读量,这在过去相当于你在《读者》,《知音》等知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才有的效果,而杂志的版面永远是稀缺的。
数字化写作帮你建立高质量的社交链接
往往高质量的社交链接不是你去找到别人,而是别人找到你。
2020年,新冠疫情的第一波清零之后,我加工整理的关于伍连德的文章,被马来西亚的拿督谢博士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他留言联系我,后来他在马来西亚出版了关于伍连德的中英双语的书,再后来,我们一起开始尝试去构建伍连德纪念馆。
这些都是写作的意外,你不知道你写过一篇文章之后,发布在互联网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因缘际会。只要你写作的东西发布在互联网上,内容之后都有一大堆的算法,爬虫,搜索引擎,人工智能工具在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
数字化写作有利于建立个人品牌
我这里说的建立个人品牌,不是说要成为一个迎合流量的网红,相反,我对于成为网红一直是抵触的,相对于网红带来的各种收入上的好处,我更难忍受作为网红后的不自由。
我这里所说的个人品牌,更多意义上相当于把自己作为一个公司去运营,你有品牌和没有品牌的运营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关于一人制公司我也准备写一个系列,请关注后续更新。
我一直在呼吁建立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工资是不值钱的,品牌才是最有价值的。而很多人只是埋头工作,用所谓的勤奋姿态来麻痹、感动自己,却丝毫不去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在当今时代,没有建立个人品牌的人,职场发展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而风险却可能越来越高。因为工资只代表你的过去,品牌才代表你的未来。《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把自己作为公司,建立品牌意识。
如果把个人的事业当成一个公司来看,大部分人找工作时,其管理方法实际上是非常荒唐低级的。公司需要常年累月地做宣传 marketing, 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商誉。但绝大部分专业人士没有这种意识,或是在此之上的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少。以致于四五十岁了,要找新工作时,还要一次次口干舌燥地解释证明自己。有品牌的公司和个人,无需任何解释,因为功夫平时已经做足了。
如果有长期的宣传建立的品牌,常常会有客户自己找上门来,让你发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市场需求。不宣传自己,不对外探索,你永远不知道那些你不知道的市场,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 not know!
《王川:为什么大部分求职者的管理之道荒唐且低级》
数字化写作便于成长留痕
2016年之前我还保留用纸质笔记本写日记的习惯,后面就逐渐用数字日记来替代了,因为我想回看往期的笔记,纸质笔记太难查找了,没法被有效使用的数据就没有价值,纸质笔记时间一久也很容易丢失。
持续写作作为一种高效学习方式
2017年我离开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加入区块链行业,这两个行业属性完全不同,我在新的行业是绝对的小白一个,除了热情和兴趣,一无所有,我从入行的第一天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每天至少写一篇文章。
然后我每个月举办一场线下的沙龙活动,把我最近学习到的精华内容分享出来。就这样,通过持续不断的输出,通过快速暴露自己的缺陷,我在行业里获得了快速的成长。我的学习速度,深度比以往学习任何系统的知识都要高效,也就是说,我通过大量持续的写作,把我学习的东西以写作输出的方式获得了最快的学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