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软件维护,暂停出售。”7月29日,新京报记者询问售卖“微信公众号推广”的淘宝卖家,关于微信刷阅读量如何收费时,得到了以上答复。新京报记者随后又询问了5、6家卖家,回复大都是“不能刷了”。
7月30日,新京报记者再次寻找那几家淘宝小店时,网页却显示“很抱歉,您查看的宝贝不存在,可能已下架或者被转移。”以“微信刷阅读量”为关键词搜索,弹出的则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微信刷阅读量”的相关宝贝。
近日,微信公众平台新增文章“阅读数”和“点赞”功能,很快催生了刷量在淘宝的繁荣。腾讯“棒打”紧跟其后,据淘宝店主反映,7月29日起,全网微信阅读数刷量陷入瘫痪。关键词和相关店铺也进一步被淘宝屏蔽。不过,众多卖家显然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猫捉老鼠”的游戏还会重复上演。
微信“反刷”,淘宝店停售
“今天(7月29日)开始,一个都刷不上去,刚刚试过,刷了之后阅读量没有任何变化。”某淘宝卖家说,“腾讯在反刷,全网都这样,我们在进行技术攻克。”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过几天可以再来看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多位卖家表示,还搞不懂腾讯的反制机制,但端口已经断开。“如果一篇文章,突然间流量过大,腾讯就会把端口屏蔽。”有卖家如是猜测。
近期进入测试阶段的公众账号阅读次数显示和点赞功能,瞬间成为了微信营销者的一门“好生意”。在淘宝上以“微信刷阅读量”为关键词搜索,立即跳出过百个卖家。报价上来看,百次文章阅读从8元、10元到15元不等。
不过,还未等到刷阅读量的生意真正形成气候,就迎来了腾讯的重拳打击。7月29日,在腾讯的全网反刷行动下,淘宝上已经找不到可以成功刷上阅读量的卖家。7月30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微信刷阅读量”等关键词已被淘宝屏蔽,无法搜索到任何卖家,曾经联系过的淘宝店也已被下架。
7月29日晚,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近期打击违规行为计划措施”称,“近期接到举报,部分公众账号出现了虚假点击和集赞等违规行为,我们非常重视这个情况。”
腾讯此前表示,对于用恶劣手段刷阅读量的行为,微信团队已经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和处罚机制。“刷量”者一经查实,将严格惩罚,不排除微信后台采取封号措施。
腾讯公司云平台部总经理陈磊曾表示,防刷的技术之一是校验码,其次,后台会对一些数据进行频次控制,比如一个账号在几秒钟内做很多操作,或者同一个设备号、同一个用户重复访问,这些数据会被判断为无效。
刷量刷粉有“刚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存在100%安全手段。刷量的需求存在一天,就会有人为了利益想方设法破解。”国内知名微信第三方开发商点点客战略总监契约表示。
此前,“阅读数”和“点赞”功能一经推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粉丝“众多”的知名公众号被发现文章阅读数竟然在两位数,极少超过三位数。关于“自媒体裸泳”的话题讨论渐热。
一位经营着地产微信订阅账号的自媒体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阅读数推出当天脑袋“嗡”的一声,赶快去查自己的文章阅读数显示,发现几篇都过了1000之后才松一口气。“如果以后真有几个、十几个阅读那么可怜,我也要考虑买阅读数买粉了,不然太难看面子挂不住。”
据了解,目前知名订阅号一篇文章报价多在3000、10000元之间不等;在淘宝平台刷百次阅读区区10元,加上数百个粉丝也不过10几块,纳入运营成本计算还是很划算的。
契约告诉新京报记者,很多心灵鸡汤、笑话、养生的订阅号必须追求规模效应,因为它们需要按照粉丝数给广告主报价(例如,按1万个粉丝几百元来议价)。另外,微信广点通广告平台的加入门槛是10万粉丝,也是驱使订阅号主动“买粉”的动力。
延展
微信“粉丝”价格是微博9倍
新京报记者7月29日调查时发现,尽管当天淘宝卖家表示微信刷阅读量不再成功,微信公众号加粉、微信朋友圈点赞等却未受影响。这些围绕微信营销的服务还在淘宝上贩卖得红红火火。
即便在昨天,微信“刷量”的淘宝店遭遇突然下架,部分经营“加粉”的小店还是可以找到。
一位卖家提供给记者的相关报价是:微信公众号加粉是15块500个,在付款一个小时内可以加上;其他卖家的报价也大致如此。卖家均号称是真实IP,不会掉粉,不会遭遇禁号。
而对于微博营销卖家的价位划分则更为成熟。据卖家告诉记者,店内的新浪微博粉丝有超级粉(3元100个)、超精粉(4元100个)、充数粉(10元3000个)、初级粉(10元2000个)、特供粉(10元100个)、地域粉(10元100个)等多个档次。涉及达人、V号、是否有更新、有头像。
如此推算,微信公众号加粉的价位相当于新浪微博上“充数粉”的9倍。与后者较高档次的“超级粉”持平。
“微博僵尸粉众多,都是空号;微信不一样,因为要绑定手机号,都是真实的ID。”知情人士称。
观察
微信有意“打压”订阅号
一位知名自媒体人认为,放开阅读数显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一批草根大号,对于原创类、细分垂直行业类自媒体则是利空。“微博为什么会由盛转衰,跟粉丝数、阅读数、转发数这些数据的攀比和造假成风大有关系。”信海光称。他还建议微信把阅读数的显示设置为可选项。
但分析人士指出,与微博不同,腾讯不会纵容微信平台上产生混乱,将积极采取技术手段解决。
契约则认为,微信公布阅读数的举动,恰恰透露了腾讯“扶植服务号,打压订阅号”的大方向。“服务号可以有更高级接口,实现更多服务。接入微信小店、微信支付,可以实现属于微信自己的商业化道路。订阅号特别是自媒体号显得不受控制,它们完成了早期教育公众的作用,对于微信来讲意义也就没有多大了。”
契约称,微信想要去媒体化,回到商业初衷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既然不可能一刀切,就制定一些标准,慢慢收紧这个事情。“公布阅读数对于微信是一种进步。”契约乐观认为,马太效应将很快到来,公众账号的质量会得到准确展现,而投机取巧的最终会被拆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夏